首页 男生 其他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真的,你看我家柜子里边儿,各种吃的东西都快盛满了。”

  “第一次来吃饭嘛,也没啥好买的,随便挑了几样。”

  吃饭的时候。

  周二东又和许大海聊起了倒腾红参的事儿。

  他是从今年秋天开始整的,一个人背40斤左右的红参去大连卖。

  卖价儿一百块一斤,刨除路费食宿啥的,一次能赚一千多块钱。

  与去关里南方相比,去大连要近的多,路费便宜。

  关键是往来一趟花费的时间要少,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多跑一两趟。

  “海哥,我这一秋天赚了四千多块钱!

  真的,当时每天我的心都是抖了,赚钱太容易了!我就害怕哪一天突然醒了,手铐子已经到了门口了。”

  “来喝酒喝酒。”

  许大海哈哈大笑,他其实能理解周二东。

  失业的人非常多,为了一份月薪几十块的工作都有无数人在争,在抢。

  以前周二东是没有工作的,一分钱不挣,焦虑的不得了,冷不丁的能挣这么多钱了,他自己都感觉不真实!

  不过有一说一。

  这钱确实是挣到手了,人也变的自信了。

  许大海也说了说关里南方的情况。

  周二东举起酒杯,崇拜道:

  “海哥,人生地不熟的你就敢单枪匹马的往关里跑,就凭你这份拼劲儿,我就要敬你一杯!”

  当天晚上。

  许大海就住在周二东家里了,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才离开。

  ……

  等他刚回到家,撸了撸大懒猫,正想躺在炕上眯一会儿呢,黄磊把他闺女黄莹送来了。

  “小海,这最后一个寒假了,麻烦你再教教她吧。”

  黄磊语气中有着不好意思。

  “啥麻烦不麻烦的,放心吧,小莹想在这儿住多长时间都行。”

  黄磊不仅带来了一些炉果,鸡蛋啥的,还带来了几斤牛肉,并且他还邀请许大海一家去乡里一起吃顿饭,他老婆韩茹也在。

  盛情难却。

  等吃了饭再回来,天就已经黑了。

  黄莹还是和许娟住一个屋,在老妈那院儿,平时有啥问题主要是请教许娟。

  许大海隔三差五的过去一趟,把许娟也不会的题目讲解一下就行。

  其实,黄莹的到来对许娟也有好处。

  许娟的自控力也不强,一个人的话,学不了多久就转移注意力去玩儿去了。

  现在有了黄莹陪着她,不孤独了,看到黄莹在学习她也不好意思玩儿了。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腊月十六,五妹许芳出嫁的日子。

  上午九点,结亲的队伍坐着拖拉机哒哒哒的过来了,随即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点了起来。

  许家是大户。

  很多小孩子要管新郎官“姜宁”叫姐夫,或者是姑父呢,自然是开始逗新姑爷,要红包,要喜糖吃了。

  姜宁长的个子挺高的,很年轻,看上去也有点儿木讷。

  可能是没经历过这种热闹的场面吧,他就像是溪流中的一片树叶子一样,随波逐流,被人拉扯着额头冒汗。

  最后还是二姐许梅出面帮他解了围,散了红包,喜糖,还给岁数大一点的散了烟,人们才散去。

  退到一边。

  二姐许梅微微叹了一口气,触景生情,她想到了自己当年出嫁的场景。

  “哎希望小芳过的比我幸福吧。”

  许大海找乡里的孙强借了一辆拖拉机,他们娘家人也是要去一趟男方家里的,路途遥远,等婚礼结束后天就快黑了。

  ……

  许芳嫁人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