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连续还几天老妈都有些不适应,有时候会脱口而出:“小芳,把笤帚递给我。”

  喊完之后,愣了愣神,才想起许芳已经嫁人了。

  幸好身边还有二姐帮衬着,只能是慢慢适应吧。

  这天早上。

  许大海带着狗子们从山里打猎回来,把两只野兔子递给王秀秀。

  “看,这两只兔子多肥啊!咱们中午炖了他们吧,也有十来天没吃兔肉了。”

  “行啊,上回放的盐多了,这回少放点盐吧。”

  王秀秀接过野兔子,也很高兴。

  也不是买不起,只是打猎打着野兔子了,就像是白捡钱一样,自然是开心的。

  不过许大海知道,打猎就像是做生意一样。

  需要投入金钱,买生猪肉喂狗子,投入时间,精力,训练狗子。

  这样狗子才有可能长的强壮,成为优秀的猎狗,打猎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打到的猎物少,就有可能赔钱了。

  如果舍不得喂狗,平时也疏于训练,那狗子真的很难很难成为优秀的猎狗的。

  吃过早饭后。

  许大海去老妈那院儿打了个晃,教了许娟和黄莹几道算数题。

  拿着书让她们背了背语文的古诗和文言文后,又给她们打了打鸡血……不,是夸赞,鼓励了她们几句后,就离开了。

  中午吃了香喷喷的炖兔肉,下午美美的睡了一觉,晚上和王秀秀,小婷子一起看看电视,美好的一天就过去了。

  夜风阵阵。

  屋里边儿却非常温暖。

  王秀秀把卧在她腿上的大橘猫抱到一边儿去,开始铺褥子和被子:

  “大橘猫卧的我腿上可暖和了……天儿不早了,明天是乡里大集咱赶集玩儿去啊?”

  “行啊,要过年了集上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悠哉悠哉的吃了早饭,收拾利索后就骑着二八大杠往集上赶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

  有的村民不会骑自行车,或者是家里边儿没有自行车,就只能选择走着去赶集。

  胳膊上挎着篮子,或者是背着筐子,推着独轮小车,要走很久很久才能到。

  打个招呼,许大海一家三口很快就驶远了。

  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不少村民羡慕道:

  “有车子就是方便啊!不行,说啥也要攒钱买辆车子。”

  ……

  许大海一家三口来到集上的时候,集上已经很多人了,摩肩接踵的,非常热闹,喜庆。

  不仅是大泉乡的人会来赶集。

  附近几个乡镇,不少闲着没事儿干的人也会来集上凑热闹,年味儿十足,纯粹就是玩儿!

  先往南边走。

  到了最南边后,又返回来往北走,许大海和王秀秀手里边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了。

  冻柿子,圆球硬糖,瓜子,香油,苹果,笨鸡,鸡蛋,大鹅,篦叉子,铲子,布料,年画,火柴,小凳子等等。

  大大小小,五花八门儿,东西非常多。

  有的东西其实可买可不买,比如篦叉子就是放到锅里,撑着篦子的东西。

  自己去山里边儿锯一根树枝子就行,整掉皮,削一削,“v”型的也能凑合用。

  不过人家卖的篦叉子就漂亮多了,小梯子样式的,表面还用砂纸蹭过,2毛钱一个,3毛钱给俩,还是有不少人买的。

  “嚯!大冷天的还有卖雪糕的?还有皇姑雪糕?”

  皇姑雪糕是今年刚开始生产的,而且是辽省的,能在大泉乡看到这种雪糕,许大海还感觉有些新奇。

  他想买一根尝尝啥味儿,王秀秀连忙拉着他往前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