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这世界危在旦夕

分卷 1656

这世界危在旦夕 通吃 1843 2024-05-05 14:15

   头的大灯将临时车站照的雪亮。在漫天风雪中,‘京乌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从车厢走下,踩着吱吱嘎嘎的积雪靠近工地。

   “哎呀,这地方建设的不错嘛。”

   工地上有成排的简易楼,也不缺煤。锅炉房全天提供热水,高压蒸汽带动三千马力蒸汽轮机发电,十万伏变电站给周围十公里范围进行供电。

   大漠深处因此出现一座小镇。

   詹天佑抵达时,夜班工人正在干活。两部铺轨车预先装好枕木和铁轨,轮流开出去铺设轨道。

   几公里外,还有一批工人在风雪和碘钨灯下修整路基,确保工程进度快速进行。

   工地监理得理知项目总工来了,笑哈哈的将詹天佑领进临时车站的指挥部——用两层简易楼围成的大院。楼顶上有探照灯和机枪岗哨。

   院内从锅炉房引来暖气,进屋就能把厚厚的皮大衣给脱了。詹天佑进屋就问:“目前工程进度如何?”

   工地监理拍拍胸脯,“保证能在明年上半年通车,给祖国献礼。”

   这一声‘保证’引发众人愉悦笑声,虽寒冬腊月却意气风发。

   作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詹天佑身体一直不太好。原历史到1919年,他会因疲劳过度,腹疾发作,心衰去世。

   现在么.....如此辛苦操劳的国宝级大师怎么能在58岁就去世?

   这是瞧不起‘圣光’哪。不管是外科圣手富尔曼大夫,还是火炮天王周青峰,都是有办法的。

   中央政府本要詹天佑担任铁道部部长职位。可他干了不到一年就不愿待在帝都办公室,转而跑去继续修京张铁路。

   过去因为技术条件差,设备落后,京张铁路用了很多不得已的路线规划。有了擅长挖洞打隧道的盾构机,有了架桥车铺轨车,‘不得已’的规划就可以推倒重来。

   詹天佑花一年时间重修京张铁路,并用两年时间将其延长线‘帝都到包头’的京包铁路修通。修完‘京包’,他又开始从张家口向北,准备修通到乌兰巴托的战备铁路。

   张家口以北,地广人稀,对修铁路是一大利好。

   过去采用人工铺轨,每天使用一百五十个人工(不计运送枕木和修建路基的工作量),一般只能铺1公里左右的轨道。

   使用专业铺轨设备后,每天只需一百个人工,平均铺轨三公里,最快达五公里,极大节省人力物力。

   全中国的铁路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每年要修三千公里左右的铁路。每修通一条路,经济和国防就能随之延伸一大截。

   现在卡住中国修路速度的就是钢铁产量太少。一千万吨根本不够用,一亿吨,十亿吨都能消耗掉。

   “别担心,今年我们又开了几个铁矿和煤矿,建了十几家选矿厂和数百公里矿用铁路,沿海也多了不少专用的码头。

   工信部上周开会,专门立项攻关一百立方转炉和氧气顶吹法。

   我不懂炼钢,但报告说技术改进能减少百分之五十的煤炭消耗,提升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产能,还能降低成本。

   再加上日本的钢铁厂将为我所用,明年全国的钢铁产量至少提升百分之五十,后年努力突破两千万吨。”

   工地上听到这等消息,总叫人心潮澎湃。现在的建设者都是苦出身,土木工程的待遇能吸引诸多优秀人才苦干实干。

   詹天佑随运送建材的列车而来,在塞音山达临时车站住了一夜,隔天要搭乘铺轨车到最北方的铺轨现场去看看。

   只是总工还要向北,工地监理等人倒是犹豫。

   “有什么困难吗?”

   “主要是修路队时不时遇到些蒙古马匪。”

   “数量多吗?”

   “倒不多,一般十几人来袭,抢点过冬的粮食衣服就跑。百来号就是大股土匪,极其少见。军队知道会派飞机和装甲车去追,不剿灭不会罢手。”

   ‘1960’年以前,外蒙人口还不到百万。现在还不到1920年,以草原游牧民族的生产力和医疗能力,日子过的比内地的农民还苦。

   中央政府在国内修路能遇到大批穷苦民众,少不了遇见遍地匪患。治理匪患以经济政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各地土匪没‘后世’地摊文学中描述的那么厉害,扛不住政府多管齐下的打击。至于蒙古草原的情况也不会例外。

   修路队都是几百上千人出动,开车带枪,还有飞机负责侦查。草原上的牧民见着如此大规模的队伍,都非常热情且能歌善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