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这世界危在旦夕

分卷 1749

这世界危在旦夕 通吃 1841 2024-05-05 14:15

   民间舆论可比官样文章更靠谱。目前来看,‘圣光’掌控的中国还是很有活力的。

   第81章 列车上

   从朝阳门火车站出发,乘坐时速三十公里的窄轨城际铁路向南,途径涿州和高碑店,耗时七小时能抵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外的保定。

   这是周青峰考察帝都附近基层的第一条路线。

   车厢内总是拥挤不堪,大人小孩吵吵的声音比菜市场还大,环境更糟——在菜市场还能走动走动,在车厢上能有个座位就万幸。

   车上有外出探亲的旅人,也有走南闯北的商贩,言谈间总能说出些奇闻怪事,惹得旁人惊讶感叹。

   沿途每隔五六公里便有个小站,列车停靠个几分钟。总有百来号乘客带着行李上上下下,呼喊不已。

   站点设施必然简陋,往往就是铁轨旁一栋砖木结构的房子,连围墙都没有。小站运营也就五六人,站长兼职卖票和调度,再加几人负责维持秩序,给列车填煤加水。

   每有列车停靠,站上必有人挑着箩筐来兜售货物,大多是吃食,也有报刊杂志。高级点的还能弄个小车,架着小煤炉,蒸着热腾腾的笼屉。

   列车内,有钱的买熏鸡烧鹅,没钱的买个包子馒头。

   也有挑着扁担的穷苦农户,一个筐里是鸡鸭,另一个筐里是孩子。他能蹲在车厢过道半天不动,饿了就问列车员讨要点开水,掏出自家做的黑馍馍也能填饱肚子。

   窄轨铁路修建产生的土方量小,少花钱;对地形的适应性好,曲线半径小,可以贴山转圈,不占良田,征地补偿花的少;

   其站场面积小,还是省钱;车辆采购、维护、运营较便宜,依旧是省钱。但一列车少说也能拉个两三百吨,可比人力畜力效率高几个数量级。

   京保城际铁路是五年前修建,最早用的是从英国以废铁价格进口的二手蒸汽机车和铁轨,总造价不到一千万人民币,非常之便宜。

   华北平原修路便利,少有桥梁隧道。在多点施工下,帝都到保定的整个线路边设计边施工,耗时只有十个月。

   过去五年,类似的城际铁路在华北平原遍地开花。从保定到天津,到沧州,到衡水,到石家庄,从北方延伸到南方,逐渐覆盖全国,路网建设速度极快。

   窄轨火车的车厢不大,宽度只有两米。每节车厢(硬座)只有60多座位,每排四人,一边各二人。

   小火车的动力一般只有两百到五百马力,车头后依次是两节行李车,六节客车厢,后面还有四五个敞开式平板货车厢。

   沿线村民的板车、独轮车,以及猪、牛、羊等牲畜都平板车厢上。车辆按人算票价,牲畜按大小分头计算。

   过去普通村民往往一辈子只能在自己出生地附近几个村子活动,现在他们只要花几分钱就能跑出十几站外。

   廉价的窄轨铁路极大的拓展了人流货物的流通范围。很多人的命运在不经意间被改变,走上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中午时分,周青峰在路过的站台又买了肉食。

   喷香的味道把旁边座位的孩子馋哭了,惹得带孩子的爹妈怒斥打骂。周青峰笑哈哈的掏钱将站台出售的熟食全部买下,发给同车厢的每个乘客。

   这豪爽劲惹得众人连声感谢,也让‘进京告状’的那位老者犹如梦醒,盯着周青峰怔怔半天,片刻后汗如雨下,如坐针毡。

   周青峰带了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只烧鸡,走到车厢过道递给吃黑馍馍的农户。对方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手脚粗粝,见着有人送来吃的,吓的不敢接,连连摆手说‘不要’。

   “吃吧,兄弟。你出门在外,带着鸡鸭和孩子,怪不容易的。”周青峰把馒头和烧鸡硬塞了过去。他也不走,反而就地坐下,笑笑道:“我是政府的,工作就是下基层找人聊天。”

   ‘政府的’三个字让农户汉子松了口气,倒是安心的接过吃食,又再次谢过,问道:“同志,你是干部吧?要聊啥?”

   “你哪儿人呀?”

   “北候乡的。”

   “这是去哪?”

   “家里养的十几只鸡,打算送到高碑店卖了,比在乡里卖能多赚五六角。俺媳妇去年没了,孩子又太小,只能带在身边。”

   小孩也就四五岁,瘦瘦的,头发枯黄,坐在箩筐里不说话,脏兮兮的小手抓着周青峰送的白面馒头,慢慢的吃。

   “你们那儿养鸡的人多吗?”

   “多。”农家汉子撕了个鸡腿给孩子。他则打开话匣子,笑道:“俺们乡养鸡可是出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