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22章 周天王

这世界危在旦夕 通吃 5038 2024-05-05 14:15

   华亭县,沙岗镇。

   秦师爷站在镇外土坡上,瞧着对面河湾处十几名‘工程人员’安装设备。在他身后,上百号官绅士人从府城跑出来瞧热闹。 1

   这帮人要么伸长脖子,睁眼窥探,要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等到河湾处哐哐哐的一阵响,有个三米高的水车开始转动,人群顿时哗然。

   “哎呀,转了转了,还真转了。”

   “水引上来没有?槽里有水吗?”

   “不用人踩吗?真的是水流自转?”

   “这水车只要二百石米面?它能灌溉多少田地?”

   一名老年儒生走到秦师爷面前,拱手道:“秦兄,请教了。这水车”

   秦师爷做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哎呀,秦某也没办法,都是被逼的。我要不答应,知府大人就要怪罪,新华反贼又难安抚。”

   围拢的人群个个呵呵笑,口中宽慰不断,‘秦兄辛苦’‘秦师爷受委屈’‘秦老爷有大功劳’。

   可大伙心里却在骂

   “你个姓秦真不要脸,占了便宜还卖乖。”

   “好处都让你姓秦的得了,也不介绍给大家。”

   “新华反贼拿你秦师爷当马骨,别以为我们看不出来。”

   骂归骂,请教还是得请教。

   秦师爷还是那副被逼无奈的样,摊手道:“我去新华贼巢,反贼硬逼我装这水车,还要我二百石米面。

   秦某家财有限,却又不能不答应。要是不允,反贼就得打到府城来了。我也是为松江府百姓着想,若是沙场征战,便是生灵涂炭啊!”

   旁边一名小吏不乐意了,上前揶揄道:“秦师爷,别废话了。大伙出城不是来听你瞎扯的,就说你占了多大便宜吧。”

   秦师爷更不乐意了。但不等他反驳,旁边负责粮运、水利的府城通判站出来,以肯定的语气说道:“寻常水车顶多提高水程三尺,且需人力踩踏或畜力牵引。

   这新华反贼颇有秘技,能让水车做大,提高水程到六尺有余。且水流自动,日夜不息,此省工省力,确实不凡。

   秦师爷建这一座水力机械,不但可以用来磨米磨面,还能用于灌溉,至少可以让两百亩农田变成水浇地。半年就能回本。”

   这番计算,府城的官绅尽皆哗然。

   最好的田地是能让水自然漫灌,如此节省劳力。但水总是往低处流的,农田就算在河道旁,灌溉也需农夫肩挑手提。 1

   这活可不比收割轻松,效率还不高。

   农家水车多,但技术不到家,用的类似瓦轴的转接,阻力太大。

   江南水乡的河道往往水流缓慢,推不动大型水车。小水车也需要人力去踩,否则它不会动的。

   但滚珠轴承能让阻力降低到瓦轴的几十分之一。此外‘圣光’机械组有诸多成熟设计和精准计算,让水车整体轻便,以低成本运转。

   周青峰提出要对外销售水力机械,正好松江知府的师爷前来商谈善后,于是双方合作推广了一把‘磨坊灌溉’两用水车。

   优惠期一个月,只要两百石大米或面粉。

   秦师爷原本没啥指望,也是捏鼻子认的,回去禀报知府大人后,换来一句‘嗯,知道了’——老爷是不说好坏的,全看你底下办的如何。 1

   秦师爷在华亭县的沙岗镇有那么几百亩地,离河道较远,灌溉困难。

   ‘圣光’的农业组成员前来勘探一番,专门设计一套池塘沟渠组合的灌溉体系,利用水力水车把河水提升大概两米五,用木制水槽送到大概五百米外的高处,形成蓄水的池塘。

   池塘蓄满后,可以利用沟渠自流灌溉超过三百亩地。

   农业组画了勘探规划图,还做了计算,得出的结论把秦师爷惊的心头嘭嘭乱跳。他去新华镇看过,反贼的水力机械运用非常成熟,运转良好,绝不是骗人的。

   这买卖做下来,真心一本万利,泽及子孙。

   这等好事,秦师爷原本想偷偷把这事做成。可新华反贼却大张旗鼓,把消息传的整个松江府都知道。

   反贼们动作还快,定下合同后立马派人来勘察选点,三天功夫就把准备好的材料运到,哐当哐当的开始干活。

   水车一建,引的府城官绅瞩目。

   今日据说要建成,上百人跑来围观。眼看水闸开启,水车转动,哗哗的河水就顺着水斗上扬,进入木制的水槽。

   有好事者拎着袍子跑到水槽边,看着水流延续一里地灌入早已开挖好的池塘,回来欢呼道:“成了,成了。秦师爷这次大赚。”

   对了,那池塘还是用炸药炸的,同样省工省力。

   负责施工的农业组成员笑哈哈过来,把施工设计和勘探规划图递给秦师爷,看看现场百来号人,朗声开口道:“秦先生,水车工程已经建好,正式交付。

   今后你家至少三百亩田地就不用雇人浇水,可以自流灌溉。我看过你那块地,土质不是太好,只能算中田。

   但每亩每年打两石半粮食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能多多施肥,改良土壤,过两年说不定就能能打五石粮食的上田。”

   三百亩?

   每亩两石半?

   这数字把围观众人弄得心头痒痒。

   一名老儒再次拱手道:“小哥,此话可当真?”

   农业组成员再次大笑,“我们正在青龙镇建设超过一百座同样的水力机械,要把全镇超过五万亩田地都改成自流灌溉。

   若是假的,我们岂不是先害了自己?马上就要开春播种了,各位若是也想搞这水力灌溉,最好现在就动手。

   我们新华镇的施工能力也是有限的,先报名先交钱先开工。建一座水力机械,保证各位当年看到效益。

   秦师爷,这图纸你可保管好。我们提供三年保修。不过寻常小麻烦,你自己找几个木匠就能修,很容易的。”

   图纸是上好的湖州宣纸画的,比例尺寸非常精细,比当前工匠所用要先进的多。秦师爷早就把几份图纸当做地契似的,紧紧揽在胸口。旁人想借阅,他严词拒绝。 1

   农业组成员等了等,满以为自己的宣传能引来这帮官绅的踊跃订购,可在场之人彼此眉目观望,却没谁开口就要现场下定。

   丧气

   工程交付,试运行二十四小时,设备运转良好。

   带队的农业组成员给秦师爷培训几名佃户如何操作。双方签字确认,他也就撤了,乘船返回新华镇。

   返回的路程上,许多乌篷小船正朝新华镇涌。船上都是些蓬头垢面的破产家庭,每一个都堪称形销骨立,面容枯槁。

   现在正是熬春荒的最后关头,也是最难的关头。很多家庭连高利贷都借不到,没有生产资料,熬不下去就得死。

   河道上飘着不少浮尸,老人女人孩子居多。有的泡到浮肿,沿途村镇生怕惹来瘟疫,不得不派人将其打捞上来,赶紧焚化。

   这些都是死在半道的逃难农户,被家人抛入河中。此情此景颇有些中东难民跨越地中海却死在海滩上的感觉,令人触目惊心,望之落泪。

   等工程队返回新华镇,发现事情更麻烦了。 1

   松江府的官绅并没有想象中纷纷前来订购水力机械,反而是镇外建起了大量卫生条件极其糟糕的窝棚。

   这些窝棚难避风雨,也没厕所,人群杂居,随处便溺。若非天寒,立马就是传染病的温床。

   周青峰正杀气腾腾的组建一支‘杂牌军’,打算带个几千人出去吃大户——镇上真的涌来上万人,再不搞人员分流,‘圣光’团队非得被上万张嘴吃垮不可。

   “不知道哪个龟孙在背地里鼓动,说什么新华镇在施粥,到镇上就能保命。搞得整个松江府的破产农户全在朝我们这里跑,总数得有几万。” 1

   几万饿昏头的饥民一旦被鼓动,新华镇刚刚建好的栅栏围墙可挡不住。‘圣光’团队除了逃命将别无它法。

   军事组正打算把这股饥民引到别处去,此刻啥仁义道德都得放一边,只能先确保己方活下来再说。

   就当周青峰要带队出发,秦师爷坐条小船进了镇上码头。看到镇上正在分发最便宜的木矛,他大惊失色的找到萧金浪,“萧头领,这是何故?不是谈好了不动刀兵么?”

   萧金浪也没法唱红脸了,恶狠狠的喝道:“你们再不送粮食来,我们只能去抢。第一个抢的就是华亭县的松江府城。”

   “别,别,萧头领消消气,千万别。”听到反贼们要出去抢,秦师爷脸都白了。他摆动双手,连声安抚,“粮食来了,真的来了。”

   “粮在哪里?”

   “贵部给在下建的水力磨坊和水车都极好,就连知府大人也亲自看过,赞不绝口的。可府城各家老爷总得商议几天,此外运粮也非即日可得,因此拖延了时日。

   如今有十二艘运粮船就在路上,总共两千石大米,就等着萧头领查收。有十来户官绅也愿意尝试,用用贵部的水力磨坊和水车。”

   两千石差不多一百三十吨,这点粮食维持不了多久。

   萧金浪神色不变,厉声道:“不够,至少得两万石。你们中有人在背后鼓动,引了数万流民跑到我们这来。没有足够粮食,我们还是得出去抢。”

   秦师爷为此大为头疼,他深知萧金浪说的是真话。新华镇外的流民不是随便来的,肯定有利益受损的官绅在背后捣乱。

   “萧头领,两千石粮食明日就到,还请再约束流民半个月。我马上回去请知府大人开仓放粮,送些粮食来救济。”

   秦师爷来了即走,顺便看了眼水力锯木厂,锯开的木头被切成木棒,再上木工车床哗哗哗的刨成尖头木矛。

   水力带动齿轮箱,让夹具固定的木料在车床上高速转动,工具钢做的刀具轻轻朝上一碰,木屑乱飞。两分钟可以造好一根。

   这还是学徒手艺不佳,速度算慢的,但比手工快十倍。

   骨瘦如柴的流民吃上一碗热粥,便抓上一柄木矛。五人一伍,五伍一队,五队一哨,迅速成军。

   周青峰对待流民如混世魔王般,要求他们安静、忍耐、服从,违令者死。

   简单粗暴的指挥换来一时平静,但整个新华镇却仿佛喷发前的火山。一旦得不到满足,它要么自我毁灭,要么侵略如火。

   眼见新华反贼竟然指挥有度,进退自如,秦师爷为此浑身战栗,魂不附体。他急切的离开新华镇,让船夫拼命摇橹,逃命似的返回府城。

   隔天,两千石粮食如约出现在新华镇新修的码头。周青峰带了一支两千流民的队伍,轻松占领青龙镇,并宣布对镇上进行军管。

   镇上富户早就逃了,空余的宅院全部用来安置妇孺。周青峰每天只休息一两个小时,彷如一台机器般工作。

   事实证明,这位大爷不是不能干管理的活。

   流民也好,官绅也罢,对火铳如何杀人不是太理解,但看到新华的周头领能把一百多斤的石锁抡起来玩,就仿佛看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

   这还是人吗?

   佩服的不得了,也惊骇的不得了!

   周青峰那副凶神恶煞,横眉立目般的样子极具威慑力。加之他做事公允,处置果决,在奉行粗暴法则的流民中极有威信——人送外号‘周天王’。

   就连军事组的七个人,都成了‘天王麾下七员虎将’,能带一千人马在野外行军而不溃散,堪称指挥有方,勇若信布。

   但等到二月底,秦师爷许诺的开仓放粮还没来。

   于是周青峰带两千手持木矛木梯的流民搞了次武装行军,在松江府各个乡镇转了一圈,旬月间辗转如风,攻破了几十个村寨,砍了数百颗土豪劣绅的人头。

   这行军极大缓解了松江府的土地和经济矛盾,很是锻炼了一把部队,发掘不少民间人才。出去两千,回来五千,人数反而变多了。

   松江府城的官老爷们在争吵到底是剿是抚,发觉周天王如此凶悍,知府大人总算统一意见,不用新华镇去求,立马送来两万石救济粮。

   连带地方官绅踊跃提交两百多座不同类型的水力机械订单,表达自己对科技生产力的支持。

   靠武力胁迫弄来超过五万石粮食,新华镇的人口危机总算可以有惊无险的度过。

   等时间逐渐迈向四月份,大地回暖,草长新芽,松江府上下也松口气,因为新华镇的反贼们正儿八经的开始春耕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