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权臣为谋

第一百五十二章:刘氏覆灭

权臣为谋 三七之间 3630 2024-02-28 13:04

  宴徐行笑,并没有回答,而是露出挑衅的眼神。

  刘国舅怒不可遏,正想动手,却被太后怒目相向,“够了,你当真要将刘氏一族全部葬送在此吗?”

  圣上已经醒了,他们的人也全都被杀,他是脑子被驴踢了才在这里大放厥词吗?

  太后身上的气势不是刘国舅能抗衡的了的,尤其是太后方才处死了一个御史,刘国舅甚至从她的眼里看到了杀意。

  她竟然想杀自己?亏得他之前还选择和她站在这里,现在圣上和宴徐行一回来,她便打起了退堂鼓,她就想让刘家让他这个兄长死吗?

  “你……”刘国舅不甘心道:“我们还没有输,城外还有五千人马,本官已经安排好了,若是本官遭到不测,他们会立刻进攻上京,大不了咱们鱼死网破!”

  他不能认输,弑君谋反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他就算是死,也要为刘氏留下的血脉。

  “你疯了吗?”司马詹大惊失色,“你竟然还养了私兵?”

  知道刘国舅大胆,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大胆,豢养私兵,这和叛国有何区别?

  “哦,那个刘国舅你就不用指望了。”宴徐行懒洋洋道:“这个时候,估摸着那些人已经被霍老将军拿下了。”

  “霍丛?”刘国舅再次诧异,眼睛不受控制地在朝臣中四处搜寻起来,果然没有发现霍丛的身影。

  虽说霍丛上朝不受约束,但是这么大的情况他都没来属实不对劲,但没想到竟然带兵平乱去了。

  “怎么可能?他手里根本无人可用!”刘国舅不死心道,猛地想到他最近得意过头了,确实没有关注霍丛的去向。

  但霍丛的部下都在边关,上京除了一些亲卫之外,根本无兵可调动,而圣上昏迷,根本调动不了城外禁军,他拿什么对抗他的五千人马?

  “这个嘛!其实也是巧合。”宴徐行笑容不减,“刘国舅将刘将军从边关调回来,应该是想拿到霍老将军手中的兵权的吧?不过很可惜,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副将也回来了。”

  刘氏一族有子弟在军中任职,这位刘将军也是刘国舅最看好的人。

  刘将军在霍老将军回京后,动用关系,将他从边关调了回来,做了一个禁军统领,多出出风头,好让他接管霍老将军手中的兵权。

  “我父亲在边关多年,带出的将士不知凡几,恰好刘将军的副将曾在我父亲手下任职。”霍珩骄傲地抬起头,“父亲虽然无权调动禁军,但是说服副将弃暗投明还是可以做到的。”

  以霍珩的资质是说服不了那个副官,只能霍老将军亲自出马。

  这是当时在明孝寺里,宴徐行和霍老将军达成的交易之一。

  霍家在必要的时候站在圣上这边,而圣上这边需要给出的诚意就是宴徐行需要坐到三司使这个位置上,让宴家大军再也不受补给军饷的约束。

  虽然宴徐行三司使的位置还没有拿下,但已是囊肿之物,霍老将军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帮个“小忙”。

  为了兵权不落到有心人的手里,为了边关将士不再受牵制,为了霍家守护的江山稳固,他们必须做出决定。

  “你们!”刘国舅目眦欲裂,后知后觉道:“宴徐行,是你?这些都是你做的!你们早就计划好了?离开上京也是假的?”

  宴徐行轻轻“唔”了一声,信口胡诌,“刘国舅冤枉本使了,本使离开上京可是众望所归,当时刘国舅不也极力赞成?”

  宴徐行离开上京一则是给刘国舅“创造”机会,好叫他大胆筹谋,二则是和霍老将军一道拿下城外的叛军。

  幸亏这段时间朝臣和世家的注意力都在皇室身上,对霍老将军的警惕有所降低,这才叫他能不声不响离开上京。

  说服副官投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霍老将军能成功最好,若是不能,那宴徐行则会带着圣上的圣旨,直接调兵围剿,确保断了刘国舅的后路。

  好在霍老将军的威名不是吹的,虽然尽力了一些波折,但那副将总算是改邪归正,成了他们的内应。

  要不是怕骤然拿下那些人会让刘国舅有所警觉,他早早便能回来了。

  也正是这一耽误,宴徐行比计划中要晚了两天,在回到宴家得知谢颜和宴筝被太后宣进宫中的时候,他差点儿忍不住直闯后宫救人。

  他是这项计划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怎么能猜不到太后的心思,谢颜的身份比其他人都要危险。

  还是温慈拦住了他,告诉他谢颜尚且安全,他才生生忍住了,按照计划在朝会之时带人围剿福宁殿,将圣上唤醒。

  好不容易能去找谢颜,却又被伪装成小太监的探子拉住了,得知谢颜和众多命妇逃出去后非但没有出宫,反而一道去紫宸殿状告太后,他的头痛了起来。

  紫宸殿什么牛头鬼神没有?刘国舅和太后是铁了心要造反,一个不好便容易动手动脚,不小心伤到了怎么办?

  听说这件事还是谢颜提出来了,这胆子也忒大了些。

  平时在他身边就跟一个软糯的小猫儿似的,怎么一离开他便想法子折腾,都不叫人省心的。

  他无视刘国舅歇斯底里的嚎叫和咒骂,暗自思索起来,这难道是她的本性?平时的乖巧听话都是装模作样的?

  谢颜正想着宴徐行这个计划布置了多久,其中又拐了多少弯,猛地感觉到一道灼人的视线从头顶落下。

  她抬起头,对上宴徐行不赞同的目光,突然福至心灵,明白了什么。

  她讪讪一笑,假装没看见,视线落在外面。

  殿外的阳光照亮了大殿,鸟儿高声鸣叫,似乎在为到来的自由而满心欢喜。

  太后的眼神变的平静而柔和,“所有的事情都是吾做的,吾愿意承担一切罪责。”

  圣上深深看了一眼太后,“您这又是何苦呢?”

  这句话近日似乎很多人都对她说过,太后淡然一笑,“刘家失去吾,什么也做不了,他们已经不成气候,看在吾……的份上,放了他们。”

  “太后想好了?”圣上背着手道:“弑君在前谋反在后,刘家就是死千次万次都不为过,这份责任太重,娘娘只怕承担不起。”

  太后看着圣上,语气轻缓而坚定,“承不承担的起是五说了算,愿不愿意才是圣上的事。”

  空气似乎凝固了,圣上的眼里流露出思索之意,片刻后,他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太后眼里流露出满意之色,对圣上点了点头,昂首挺胸地从他面前越过,往殿外走去。

  “来人,送太后娘娘回宫。”圣上的命令紧随其后。

  太后身子微顿,脚步没停,径直往外面走去,一排侍卫迅速跟上,保持假意护送实际则防备的姿势。

  随着太后的离开,刘国舅像是失去了全身的力气,瘫软在地。

  刘家这一次,真的要没了。

  圣上像是没看见他似的,在朝臣的注视下,向龙椅走去。

  这把龙椅他坐了很久很久,但只有在这一刻,才感觉到是真正属于他。

  “臣等参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上高坐在龙椅上,下了醒来后的第一道命令,“传朕意旨,刘国舅倒行逆施意图谋反,朕深感痛心,着刘氏一族尽入大理寺狱,听候发落。”

  刘国舅形同木偶,由着侍卫拖出大殿。

  “即日起,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合一,度支郎中宴徐行恪尽职守劳苦功高,擢升为三司使,位列三品,统管财政。”

  圣上肃穆的嗓音响彻在紫宸殿中,这一次他没有再听任何人的意见。

  朝臣们跪在地上,眼里流露出的恐惧和敬畏,无人置噱。

  唯有宴徐行含笑的声音,“臣,谢恩。”

  ……

  轰轰烈烈的宫变如六月惊雷,虽然响亮,但大雨并未落下,悄无声息地落下帷幕。

  对于上京城的百姓来说,这一次的变故叫他们又惊又喜,惊的是在他们不知道但时候,皇室差点儿全军覆没,喜的是造反的人是臭名昭著的刘国舅,抓的好啊。

  而在圣上有意无意的宣扬下,太后和皇后的存在被减小了很多,大多事情都是刘国舅谋划的。

  朝臣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圣上的意思摆明了是想让刘国舅来背这谋反的黑锅,明面上承担所有的罪责。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皇后怀着孕,太后十年的辅国生涯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她在民间和朝中的威望依旧不小,骤然定罪,百姓定不能理解,搞不好还会传出什么疯言疯语。

  圣上也是要脸的,不能真的做出忘恩负义之事。

  倒是刘家,圣上没有手软,上至主子夫人,下到婢女下仆,所有人尽数入狱,连带着和他走的近的朝臣也没有放过。

  大理寺这段时间将上京城都翻了一遍,所有关于刘家的罪行都被一一挖了出来,每一项罪名都能将刘氏砍上一个来回。

  尤其是从刘家密室挖出来的财宝,数量之繁多,品类之珍贵,看的人眼花缭乱,能让瘪的不能在瘪的国库肥上一圈。

  这倒是把新官上任的宴徐行给乐坏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