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前夫君求原谅,不好意思,我不接受

  对于夺嫡争斗,更是从不表态。

  一切都由皇上定夺。

  所以皇上立密旨的事,极有可能只告诉了周均安,以及身边的李公公。

  兵部尚书问:“不知皇上把秘旨放在何处?”

  周均安道:“皇位的牌匾后。”

  在大家惊愕又理所当然的眼神中,公公们从牌匾后把圣旨拿了出来。

  掌印太监大声念道:“太子妃宁氏智勇双全,见识广博,若朕无力理政时,即封太子妃宁氏为摄政王,辅助朕治国理政。同时命周太傅协助太子妃执政,望其能以大封为重,日后辅佐新帝,使大封步入繁荣昌盛。”

  圣旨念完,所有人不可置信。

  翁贵妃更是不顾体面,大声道:“这不可能,不可能,圣旨一定是假的,是假的。皇上怎么会留这样的秘旨?”

  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是翁家暗中扶持上来的,比翁贵妃要冷静得多。

  “监国一职事关重大,太子妃作为女子,恐怕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女子不得干政,如今让太子妃监国,恐有违背祖训。”

  “皇子们都在,即便没有皇子,还有众位藩王,如何也轮不到太子妃监国。”

  支持皇子们的朝臣纷纷站出来反对。

  “我愿协助太子妃监国。”周均安的话让大臣们都吃了一惊。

  一位大臣道:“周大人,您是首辅,公务繁忙,若再分心协助太子妃监国,岂不是太累了?”

  周均安坚定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封如今被水灾火灾虎患侵蚀,我愿为大封鞠躬尽瘁。”

  大臣们都被周均安的话感动。

  若由他协助太子妃监国,大封不会太差。

  “只是,监国需要具备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工部侍郎李项提出自己的想法。

  宁晚桥开口:“诸位大人的顾虑本宫理解。李大人觉得如何才算有能力?”

  “去年和今年,大封各地遭遇火灾大旱蝗灾雪灾,在皇上和太子的治理下,灾情有所好转。如今又遭遇洪灾地动,百姓颗粒无收,苦不堪言。太子妃如何处理?”

  “派赈灾大臣前往灾区,妥善安置百姓。”

  李项冷哼:“国库里的银两都拨给灾民了,如今挨饿的人只多不减。又该如何?”

  宁晚桥道:“如今全国都在闹灾,恐怕也没有人能捐银两。自然只能从节省各种开支来凑银子了。”

  吏部尚书问:“太子妃打算怎么节省开支?”

  宁晚桥答:“自然是举办出宫典,遣散宫里的宫女。若是有愿意回家团圆的妃嫔,也一同应允。她们用的胭脂钱每年就得数十万,穿戴要多出十几倍。同时节省宫里的膳食开支,削减地方向朝廷进贡数目。”

  户部尚书道:“这些方法,若只能暂时缓解灾民眼前的困境呢?坐吃山空后,太子妃又如何应付?”

  宁晚桥道:“大封土地辽阔,老百姓多垦农田,广开财源,不但能使国家富强,百姓温饱。”

  众位朝臣闻言,终于对宁晚桥三分刮目相看。

  周均安问:“太子妃既能有这样的见解,想必了解过大封的民情?不知太子妃认为开发何处最好?”

  “本宫经常翻阅大封总志,认为往南直隶开发最好。那边土肥水美,四季如春,利于百谷生长。只要经营数年,必能使大封民富国强。”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低头仔细思考,最后连连点头。

  有了南直隶这个大粮仓,日后水灾和旱灾便不足为惧,百姓也可安居乐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