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前夫君求原谅,不好意思,我不接受

  太夫人道:“我上回与你说的,你是没有往脑子里记。太子跟我说了,不喜欢君夏,让她选择良人。如今家里的喜事,你也不要往外说去,我们低调些办事。”

  裴国公道:“母亲,你平时待人宽和便罢。如今在这种重要的事情上,怎么能如此糊涂?先皇是我们荣家送上去的,太子不愿意,我去请皇上下旨就是了。”

  太夫人气道:“你去请皇上下旨做什么?太子也是我的孙儿,他夹在中间,不过是为难他罢了。”

  太夫人又不能直说皇上要清算荣家了。

  不要让太子沾染我们荣家,把太子拉进来,连累太子。

  只要太子还是太子,日后荣家不会过得太惨。

  只是这儿子的脾气,若是说了,估计会马上起兵造反,到时候不止宋家要完,连几个孙女也要发配为奴。

  只要拖到孙女出嫁,往后她便随儿子折腾了。

  是死是活,全看命。

  翌日辰时三刻,晨曦照向雕梁画栋的皇宫深苑时,太监站在殿门口,尖着嗓子喊道:“时辰已到,请各位大人上朝。”

  臣僚们井然有序入殿,不一会儿,皇帝便满脸肃然地坐到龙椅上。

  众人行礼过,例行公事后,很快便下朝了。

  裴国公让太监去禀报皇上,有事求见。

  太监很快出来,请裴国公去书房见面。

  裴国公进了书房后,便道:“臣请皇上为小女与太子赐婚。”

  皇上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道:“爱卿的请求,朕明白。只是成亲一事,还是要问过太子。”

  裴国公道:“太子是儿,更是臣,若皇上下旨,太子又怎敢违抗命令?”

  阮穆宁进殿时,便听到了裴国公这番话。

  他只当没有听见,给皇上和裴国公行了礼,道:“父皇有事找儿臣?”

  皇帝道:“来得正好,你舅舅让朕替你跟君夏赐婚,你意下如何?”

  阮穆宁毫不犹豫地道:“父皇,儿臣有喜欢的人。”

  话一出,皇帝眼中闪过一抹惊讶,裴国公却是有些恼火。

  “太子有喜欢的人,抬进宫做嫔就是。我们君夏为太子妃即可。”

  皇上眼中闪过一抹意味不明的情绪。

  阮穆宁便又恭恭敬敬地对裴国公行礼:“舅舅不知,侄儿对她用情至深,想娶她为妻。“

  裴国公甩了甩衣袖,恼火道:“太子是想让君夏当妾了?”

  阮穆宁忙道:“侄儿不敢。表妹贤德淑良,怎能为妾?只是侄儿心中已经有人,望表妹能寻到良人知己,姻缘美满。”

  裴国公没想到阮穆宁当面拒绝他,便又怒目看向皇上。

  若不是他们荣氏一族,如今这个皇位,还轮不到当今圣上来坐。

  “皇上,太子年幼,定是被哪个妖女迷惑,鬼迷心窍。臣请皇上下旨赐婚。”

  皇帝道:“爱卿先回去,朕劝劝太子。”

  裴国公走后,皇上坐在椅子上,审视着跪在地上的阮穆宁。

  良久,皇上才悠悠开口,“朕竟不知,你有喜欢的女子。”

  阮穆宁道:“回父皇,这不过是儿臣的单相思。”

  “哦?是谁家的女子?”

  “太后举办的探春宴上,儿臣远远看过平昌侯夫人弹琴,惊鸿一瞥,不能忘记。当时以为她是待嫁闺中,后来才听太监说是平昌侯夫人。那日在朝堂听到父皇提起平昌侯与夫人已经和离,儿臣才又重新敢想宁夫人。”

  皇上站起来,慢慢走到他旁边,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儿子。

  阮穆宁低着头,看到皇上绣着金线的黑色鞋靴。

  “你可知道,你在外的名声是仁德睿智,勤勉为政。若是娶一个二婚女子,且她的原配,是你日后的臣子。有多少人会说你色令智昏,德不配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