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1742章

镇北王 关宁靳月 2897 2024-02-28 12:57

  关重山面色很沉。

  说在战争初期克烈部落无法援助大宁是保守的说法。

  很可能克烈部落都抽不开身,甚至是难以抵御!

  一直以来北夷就比南蛮强大。

  在这之前,北夷不踏足南蛮的原因是因为看不上。

  而今北夷一统。

  在进军中原这件事情上,必然能做到齐心协力。

  其兵力不知几何,这给南蛮带来很大的压力!

  当然,压力最大的是自己的儿子!

  魏梁二国举全国之力,会拼尽一切来打这场仗,兵力超过大宁不知多少……

  而克烈部落的援兵却没了。

  这场仗一定会打的无比艰难!

  “该死的!”

  关重山忍不住怒骂了一句。

  这一次父子二人是都遇到强敌了!

  不过他这边倒是能占领先机,兀良部那边一定以为,克烈部落已经把五十万兵力调走。

  实则不然。

  那兵力只是去大宁转了一圈,又会秘密返回埋伏起来,到时打北夷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也好。

  关重山原本想着,利用兀良部跟大宁结亲的机会建立良好关系,逐渐走向融合。

  可现在看来这条路走不通了。

  兀良保一死,再没有人推动,反而要直接发起战争,那么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关重山立即感觉到身上的担子又重了。

  他要做北夷王!

  为宁儿接手北夷打下基础!

  来吧!

  战吧!

  关重山目光中闪出火热,内心一片沸腾!

  为自己儿子而战斗!

  他战意十足!

  不过当前最重要的是抵挡住北夷大军,保证其军队不能进入大宁。

  那么,南蛮就会成为战场。

  看来要提前做出安排,把妇孺孩童牲畜等迁移至辽州,可免受战乱……

  战争来的突然。

  关重山也在做着准备。

  而远在大宁国都的上京城,却很热闹!

  又到了年末。

  外界的各种纷杂并没有影响到过年的氛围。

  街头巷尾,都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京兆府安排在各条街道都挂了红灯笼,还组织了猜灯谜,游园会等活动为庆贺节日。

  热闹,欢庆。

  怎么红火怎么来。

  这是关宁在朝议上说的,他知道,这应该是最后一个祥和年了。

  在接下来的好几年,应该都会在战争中度过……

  未来会如何,他也不知道。

  但他会尽力。

  岁日到了。

  城内欢声笑语,热闹不止。

  而在垂拱殿的氛围却是异常凝重。

  内阁大臣及军机大臣。

  大宁文武重臣都在深夜来到垂拱殿!

  由头便是刚收到从克烈部落送来的一封急信。

  关宁开口道:“这是克烈部落大首领黑袍王给朕的亲笔信,他说北夷王兀良保可能已经归天,其内部发生变动,将要进军中原……”

  “什么!”

  听到此声。

  在场的众人皆惊疑出声。

  “黑袍王的情报是否可靠,我们能不能信任他?”

  费田问出了关键所在。

  “能!”

  关宁只说了一个字,但表示出了强烈的信任感。

  连爹都不信,还能信谁。

  “朕相信黑袍王的判断,就现在这种情势,也就是说,我们怕是得不到克烈部落的援军了,不仅是在战争初期,甚至整个过程都得不到了。”

  关宁的判断跟他父亲关重山的一致。

  克烈部落抵御北夷大军本身就很不易,还怎么会有余力支援大宁?

  能挡住就不错了!

  北夷就是有这样的实力!

  当年有一个部落因触犯禁忌被驱逐到南蛮,这个部落差不多相当于北夷的一个大型部落。

  这个部落逐渐分成两个部落,乃蛮部和克烈部。

  实际上,像这样的大部落在北夷有很多。

  可就是一个被北夷遗弃的部落,却长时间成为前朝大康的边患。

  这个差距可想而知!

  现在克烈部落有所发展,北夷也因内部战争而实力耗损,可之间的差距依旧很大!

  “这……就麻烦了!”

  陛下都这么确信了,费田也就不再质疑。

  他跟蛮族打交道比较多,诸多情报汇总都到了兵部,也知晓北夷的实力。

  “这可真是一个坏消息!”

  大军机庞青云开口道:“北夷的实力太强了,克烈部落都不一定能顶住,也就是说,我们可能要面对腹背受敌的情况!”

  众人沉默无言,都感觉到了压力!

  仅是魏梁二国的进攻,都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再加上一个北夷?

  “幸好有克烈部落。”

  庞青云又补充了一句。

  “克烈部落能信任吗?”

  赵南星开口道:“蛮族毕竟是同族,克烈部落虽然跟我们关系不错,可会为了我们拼尽全力吗?”

  “会!”

  未等关宁说话,庞青云先开口吐出一字。

  他很坚定。

  因为他已经知道,克烈部落的大首领,就是老王爷关重山。

  “会。”

  关宁也紧接着开口。

  “克烈部落援军来不了,那作战计划就要改变了。”

  “兵力缺口太大!”

  军机大臣郝仓开口道:“得到情报,梁国那边已经调来约百万大军在边境,魏国那边也不在少数,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全线进攻,我们都怕是难以应付。”

  大宁军队满打满算,也就八十余万。

  这还是算上了刚征募的二十万新兵。

  自新朝成立以来,大宁打过几次大仗,死伤消耗也不少,期间少有补充。

  大宁国力恢复迅速,也跟此有关,减少大规模征兵,与民生息。

  在预定的作战计划,加以克烈部落援军,再以其他手段或能应付。

  也就是说,因兵力不足的问题,在敌军进攻的战线上无法抵御,就会出现缺口。

  没有兵力抵御,敌军就会长驱直入攻进大宁,那麻烦就大了。

  “孙普胜那边送来情报,魏国四大船队集结,这一次怕是要倾巢而出!”

  “仓江对岸,梁国调去的大批军队也就位了。”

  一人一言,听得众人压抑无比。

  战争真的要来了!

  也许明天,也许一个月。

  总之是很近很近了。

  “要不……跟……”

  松永年支支吾吾,还是没完整说出来。

  “求和吗?”

  “不!”

  关宁站了起来沉声道:“该来的总会来,不管敌国有多少兵力,有什么手段,朕无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