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1337章

镇北王 关宁靳月 1519 2024-02-28 12:57

  关宁神色已经带了愠怒。

  翻看了已有十几个折子,大多都是谏言收回圣命。

  这本已经是公宣出去的事情。

  怎么可能收回。

  而谏言的都是地方乃至朝中四五品的官员们。

  关宁不阻言路,任何品级的官员都可递奏折子上达天听。

  上官们不说什么,中层官员开始谏言了。

  所以才有这么多折子。

  理由多种多样,有的还说什么民怨沸腾。

  这纯属扯淡。

  老百姓吃饱了撑得才管你改不改国号。

  这可不是他们关心的。

  关宁知道这背后必然有人为操纵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屁股不正。

  他知道造成这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还是因为他大量启用了前朝官员。

  如果是这也就罢了。

  让关宁没有想到的是,就解除一个禁煤令,也有这么多反对之声。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开窑采煤是惠及民生的事情啊!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谏言中的不少人还都是来自军方,多以北方出来的将官为主!

  这又是为什么?

  按说北方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嫡系,说什么就做什么。

  从来不会有什么上表谏言。

  这是第一次一反常态。

  关宁本能的感觉到这其中必然有问题。

  “对了,朕让你查的煤炭价格飞涨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关宁突然想到。

  他去视察火器营时,统领袁温提及过这个问题。

  火器生产不利的原因是无法大规模炼制出钢铁,除去生产力限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炼制钢铁的煤炭。

  煤贵如金,工部根本就用不起。

  他接触禁煤令,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就是为了促进冶造提升……

  成敬略微一滞,随即开口道:“暂时还没查出来。”

  “抓紧一些。”

  “是。”

  成敬又补充道:“已经有些眉目了,但还不确定。”

  关宁没有理会,继续翻看着。

  目前看来,朝议上做出的决定,都有不小的反对。

  “嗯?”

  这时关宁略微停顿。

  他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折子。

  这个折子是谏言关于以税银代替税粮的,不过他提及的理由跟其他不同。

  税银在运输过程中自有耗损,如征收百两,到京时便会不足。

  这耗损该由谁来补贴?

  地方上肯定不会出,税银收取不足上官必会问责。

  最终这耗损还会落到百姓的头上,无形中便多增了税,反而还加重了百姓负担。

  而征收的官员们,便会利用这个空子,光明正大地多收,进行贪污。

  因而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不要再增加百姓负担……

  他把这个折子单列了出来。

  看了这么长时间,这应该算是唯一一个有营养的折子。

  他提及的问题也是实际可能发生的。

  这个时代所用的都是金属货币,以银铜为主,金属货币存在磨损问题。

  一两的银子,在流通一段时间后便不足一两。

  因而才会有成色之分,也会有价值之差。

  朝廷会定期把这些磨损过大的银子收回,进行存铸。

  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若是官员以此为机贪污,根本就防不住。

  这个递折子的人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这说明,他是真正的为百姓着想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