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第701章 当面汇报

  以常乐目前的影响力,到任何一个地方,即便私人出行,地方不可能不出面不接待。

  先不谈投资不投资,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李越彬是顾长河的秘书,徐彦成到任后两个月内,就获重任。

  从常w副市长,擢升为副书记。

  级别一样,但是重要程度不一样。

  前往一中的路上。

  新任的临州市w书记,陶国辉与李越彬乘坐同一台车。

  陶国辉问:“越彬同志,你和常乐常总关系还算可以吧。”

  “顾主任在省里的时候,联系比较多。常总很尊敬顾主任。”李越彬点头回道:

  “顾主任离任之后,联系少了一些。逢年过节会发发短信,通通电话。”

  “哦,那就是还算熟咯。”

  “只是为什么一直不来临州投资?很奇怪!我一直想不明白,又不好直接问。”

  “……”李越彬没有接话,而是看向窗外,眉头微微皱起,然后舒展。

  “算吧,至少接触起来,不会那么尴尬。”

  “这样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乐达系的企业在全国多地都有大手笔的投资,也对当地的经济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陶国辉边想边说:

  “应该是有些什么情况,我们没有掌握,否则没有道理。他毕竟是临州人。”陶国辉继续说道。

  “也许吧。”李越彬接了半句话。

  临州一中,校门口。

  常乐让江夏带着孩子去其他地方玩。

  自己同袁伟建在门口等。

  不一会,挂着临州gv365牌照的乐驰电动车开过来,停在两人身边。

  (365,寓意365天,天天工作。)

  陶国辉李越彬下车后,第一时间,主动和常乐握手。

  常乐和陶国辉握手点到即止,和李越彬握手时稍微重了几分。

  “没有想到,还是让陶书记越彬副书记费心,耽误了你们的宝贵工作时间,过意不去。”常乐说。

  “欸,常总言重了,为江州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就是我们的工作,不存在耽误不耽误。”陶国辉笑着说:

  “何况,你是临州走出去的全球知名企业家。无论是因公因私回到家乡,我们这些做父母官的理应为你服好务,哪有不见面的道理。”

  “陶书记,客气了。这次回临州,一方面是参加老同学的婚礼,另一方面是拜访当年的恩师。”常乐将袁伟建推了出来:

  “这位就是我当年高中时的班主任,袁伟建,袁老师。”

  “他现在是临州一中的校长。”

  陶国辉一听,当即和袁伟建握手。

  “袁老师,感谢你为临州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学子。”陶国辉客气说道。

  “哪里,陶书记,都是常乐自己努力,我们这些做老师的顶多引导一下。”袁伟建拘谨回应道。

  “谦虚了,教师会引导学生,就是最大的能力。”陶国辉又赞了一句,接着说:

  “袁校长,关于临州市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我最近也在关注,所以专门安排越彬同志牵头主抓。”

  “教育非常重要,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工程,有怎样的教育,才有怎样的未来。”

  “你作为曾经的一线优秀教师代表,现在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希望你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丰富经验,想办法把一中的教学质量抓上去,为全市做出表率。”

  “有任何问题可以向越彬同志反馈,我也会持续关注的。”

  一般情况,副书记主抓意识形态d建工作。

  但是为了减轻其他副职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也会分担一些其他工作。

  有些地方会让副书记牵头抓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

  有的地方会安排牵头抓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也有的地方会安排牵头抓教育口的工作。

  一般情况,以农业口居多。

  又一般情况,副书记主抓那一块工作,就表明那一块工作是重点。

  陶国辉继续说:“越彬同志分管时间不长,但是也和我谈过当前临州教育的现状。”

  “怎么说了?终归还是发展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去解决。”

  “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担子不轻啊。”

  李越彬接着说:“国辉书记,常总,我刚刚分管教育不久,知道的情况多是一些皮毛,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向袁校长这样在教育展现奋战多年的老同志老专家求教学习。”

  “袁校长,你就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问题就不用谈了,这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

  李越彬说完,陶国辉点头:“越彬同志说的对,专业问题要充分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我们这些外行人再怎么闭门造车,终究纸上谈兵,不得真意,很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

  袁伟建听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讲话后,内心泛起了难以抑制的波澜。

  在平常日子里,这样直接与高层汇报的机会,对他来说几乎遥不可及,中间隔着无数层行政壁垒。

  然而,他心中又隐隐生出些许怯意,担心自己的表达不够完美,怕一言不慎引发不良反响,产生逆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长年累月在教学一线与学生们朝夕相处,外界接触寥寥,这让他时常陷入患得患失的情绪之中。

  下意识地,袁伟建的目光转向了常乐。

  常乐捕捉到这一眼神,面带微笑地鼓励道:

  “袁老师,不必顾虑。你只需将日常工作中的思考和观点分享出来,至于是否可行,这是陶书记和李副书记需要权衡的问题。”

  “哈哈,常总说得没错,袁校长,你就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我们会仔细研究考虑其可行性的。”陶国辉附和着,语气中透露出对袁伟建的鼓励。

  袁伟建轻轻地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开口说道:

  “陶书记李副书记,当前我们一中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严肃,几分忧虑。

  “首先是教师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每年我们都从大学毕业新生中招聘一批教师,经过几年培养,他们刚刚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便被省城乃至沿海城市的中学挖角,这让我们无形中成了他们的师资培训基地。”

  “其次是优秀生源的流失问题。”

  “每年中考结束后,省城的几所重点高中招生人员便会提前来到我们临州,他们会仔细查看中考成绩排名。”

  “然后根据排名,逐一联系排名靠前的学生家长,将他们吸引走。”

  袁伟建的话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迫切,眼神中闪烁着对解决问题的渴望。

  “所以,我一直在深思熟虑,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两个棘手的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