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悬疑:民间禁忌杂谈

第59章

  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陪着大黄狗一起“晒蛋”。

  当然人家大黄狗是明目张胆的光着晒,赵有量则只能隔着裤子晒。

  就在气氛又一次陷入沉默时,赶尸老者张明礼终于忍不住开口。

  “老哥哥老姐,有件事情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我昨晚对付的那只恶鬼,就是附身之后拼命用剪刀扎自己的,为什么说当年就是这么对他的?”

  “难道难道镇子里的人和他们有什么恩怨,他们是回来报仇的?!”

  这话一出口,问米婆婆和孙掌柜立即脸色大变。

  几次看向扎纸铺里面,都是欲言又止。

  直到十多分钟过去了,问米婆婆才叹息着开口。

  “老兄弟,不是老姐姐不肯告诉你,而是很多事情我们也不清楚,年头太久了。”

  “唉,事已至此,老兄弟你还是带着你的喜神走吧,不用蹚这趟浑水。”

  “只是可惜了量子这孩子,他有‘鬼契’在身,离不开这里......”

  正说话间,只见昨晚家里出事的居民满脸泪痕的走了过来,却是来找赵有量买纸人的。

  对于顾客主动登门,一向财迷的他还是第一次提不起精神,只是随意的招呼着。

  “随便选吧,除了中间两排的不卖,其余的一律半价。”

  “特么的,脏东西害人!”

  死者家属似乎不愿意多说什么,隔着门随意指了几对纸人后,便静等着交货算账。

  可就在这时,被赵有量放在门口的两个纸人忽然动了一下,齐刷刷的望向镇子入口的方向。

  而这两个纸人,正是神秘的王有才亲手制作的。

  幸亏纸人的动作没被死者家属发现,没有引来不必要的恐慌。

  而察觉到纸人动了的赵有量四人,赶忙沿着纸人目光的方向看去......

  只见小镇的老镇长和几大姓氏的代表,簇拥着一个身披红色僧衣的“和尚”走了过来。

  “和尚”颧骨高耸眼眶深陷,和本地人的容貌有着明显的差异。

  行走之间一手拿着转经轮,一手拿着一方暗金色的盒子,腰间挂着一面暗红色的“花鼓”。

  一行人在经过赵有量的扎纸铺时并未停留,只有那“和尚”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

  稍稍驻足,随后轻声说了句:“嗡(ong)嘛(má)呢(ni)呗(bei)美(mi)吽(hong)。”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店铺里的纸人便齐齐发出骇人的惨笑,甚至有朝门口移动的趋势。

  似乎是在回应这个奇怪的“和尚”,更像是在鄙视驱赶。

  赵有量见状顿时吓了一跳,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赶忙将扎纸铺大门紧紧关闭。

  等到镇长一行簇拥着“和尚”远离,连买纸人的“客户”都走了,赵有量才开口询问。

  “婆婆,刚才那个是洋和尚吧?咋这么奇怪呢?”

  问米婆婆见多识广,目光看着“和尚”离去的方向轻声回答。

  “傻小子,刚才那位大师不是和尚,应该称为喇嘛。”

  “西藏密宗的喇嘛。”

  “看来应该是被镇长他们请来,对付昨晚那三只恶鬼的。”

  书中暗表:藏传佛教和咱们内地的僧人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就比如刚才这位:他们一般都穿着大红的僧衣,外人看来就像是一块红布披在身上。

  而不是像汉传佛教那样,只有重大的日子才会穿鎏金袈裟,具体事例可参照《西游记》中的唐僧。

  因为根据密宗传说,红色是释迦牟尼的肌肉散发出来的颜色,对修行佛法之人有加持之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