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秋天过的很快。

  许大海和王秀秀经常进山,除了采蘑菇,摘山葡萄,软枣子,打松塔,整榛子,山核桃之类的东西外。

  还在山里边儿拍拍照,溜达溜达,各处玩一玩儿,放松放松心情。

  秋天的长白山是色彩斑斓的,再搭配一些大石砬子,山间小河等等,美丽的景色简直太多了。

  只是这个年代的人,绝大部分都在为温饱挣扎,还没有那份儿心情去欣赏这些美景。

  被问到了,也大抵会回一句就这破山!有啥看头啊?有那时间还不如歇会儿呢。

  当然。

  整个秋天,许大海也没有只“生活”。

  虽然管控越来越严,但他还是买了二叔,三叔家的红参,以及通过濛江县的独眼大汉肖爱红,最后凑齐了500斤红参。

  成本价儿100块钱一斤,一共花了5万块钱。

  今年县药材公司,收购红参的价格是82块钱一斤。

  正是因为一斤可以多赚18块钱,所以一些参农选择冒一些风险,把手里的红参卖给像许大海一样的投机倒把客。

  当然。

  许大海也没有亏待独眼大汉肖爱红,给了肖爱红1000块钱的辛苦费。

  “这怎么好意思啊?哈哈”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不过肖爱红的手却非常快,蹭直接把钱接过去了。

  “哥们儿做事敞亮!!没得说,以后有啥地方用着老肖我了,尽管开口!

  在濛江县这一亩三分地儿,我老肖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老肖把胸膛拍的砰砰响,除了看在钱的份儿上外,他还能感受到许大海的真诚,觉的后者是可以结交的。

  濛江县和白松县,是两个在地理上挨着的县,都产人参。

  许大海的亲戚朋友,主要都是在白松县那边儿。

  在濛江县这边,他就老肖一个朋友。

  “行了!改天有时间一起喝酒啊!”

  辞别老肖,就开着拖拉机拉着红参回家了。

  留下20斤红参,送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丈母娘老丈人以及其他亲戚朋友们吃。

  剩下的480斤红参,他全部卖给燕京药材店“济世堂”的老板韩援民了。

  和许虎,许业良,荣成林,马梁,小舅子王仁庆,大舅子王仁河,二舅子王仁兵一起往燕京跑了两趟。

  售价310块钱一斤,480斤红参就是14万8800块钱。

  买红参一共花了5万块钱。

  即便再刨除给老肖的钱,以及给许业良,王仁庆他们的钱和车票,住宿,吃饭等等杂七杂八的花销。

  最后许大海算了算,纯利润有9万5千多块钱,另外还有家里的20斤红参。

  1987年10月末。

  首都燕京。

  许大海和许虎分别推着一辆自行车从四合院内出来。

  哐当哐当

  车后座上绑着的棉衣,都被颠的歪了。

  “现在是下午3点半,5点之前能到北京邮电学院门口不!?”许虎推着车子跟在许大海身后,抬起手腕子看了一眼手表。

  “差不多!”

  许大海穿着黑色棉大衣,左脚先蹬车蹬子,一片腿,稳稳当当的坐在了车座子上。

  许虎紧随其后。

  从坑坑洼洼,颠颠簸簸的胡同骑出来后,路况慢慢的好了起来。

  ……

  等到了北京邮电学院,找到三哥许大树的时候,正好下午5点钟。

  三哥许大树还没吃饭呢,三个人便一起来到了校门南边不远处的一家小馆子。

  热腾腾的白菜土豆炖猪肉端上桌,开了一瓶二锅头,三个人边吃边聊。

  “咱爸妈,爷奶他们的身体怎么样?”

  三哥的破棉袄脏兮兮的,脸颊瘦了好多,戴着眼镜,精神也有些萎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