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吧,多少年以后再看的话,恐怕会非常感慨吧。”

  许大海拍拍身上的土,手里拿着一台“青岛6型”轻便照相机。

  这是两年前,也就是1985年5月青岛照相机总厂开始生产的照相机,相当实用,所以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了。

  而许大海手里这台是年后没多久,托孙广才买回来的。

  “咔嚓咔嚓”

  许大海拿着相机,把里屋,外屋,院子等等都照上相。

  “来,大肥猫,也给你照一张!”

  “喵”

  大懒猫正蹲在凳子上,舔舔爪子,再用爪子抹脸呢,听到声音后连忙抬头瞅了过来。

  咔嚓

  正好抓拍到一张照片。

  大肥猫歪歪脑袋,搞不懂许大海在嘎哈,低着头继续舔爪子,抹脸。

  等东西搬的差不多了。

  许大海还把所有家人都喊到院子里,搬来几把凳子和椅子,爷爷奶奶坐在前边,其他人站在两边或者是后边。

  “咔嚓”

  喊来的许二材帮着摁下了快门。

  “小海,我也不会用这玩意儿啊,你看看照的行不?”

  许二材连忙把照相机递给许大海,视线下移,看向照相机的眼神中满是新奇。

  别说许家屯了,整个白松县都没有多少照相机的。

  这个年代,轻便型照相机可是非常非常新奇的玩意儿,所谓的销量“火爆”,那也是因为华夏人口数量多,极少数人买,也足够照相机厂加班加点的生产了。

  “行啊,照的挺好的。”

  许大海接过相机,笑着递给了许二材一根烟。

  “照相机后边儿的字儿是啥啊?看着不像俄文啊?”

  “哦,这是英文。”

  许大海也瞅了一眼那行字母,写的是“madeingermany”,意思是“德国制造”。

  不过这行字,只是代表印着字的后背部件儿是从德国进口的,并不是相机整体是德国制造的。

  实际上青岛6型相机,是使用了一部分国外部件,国内又生产了一些其他部件,最后在国内组装起来的。

  点燃了烟,两人边抽烟边唠嗑,许二材又问了问盖新房的事儿,就回家去了。

  晚上吃了晚饭后。

  累了一天的许大海他们在老妈这院儿的西屋睡下。

  除了他们一家三口外,还有二姐许梅,二姐的闺女小香,七妹小花。

  一共6口人。

  隔天早上,窗外光线昏暗,凉风阵阵。

  许大海起来后洗了脸,正在望着窗外的天空出神的时候,二姐许梅走了过来:

  “小四儿,我和你说一件事啊。”

  “姐,啥事儿啊?”

  “那个……以后我想在学校住,就不天天来回跑了,正好我知道学校西边儿有一间小房子空着了。”

  二姐许梅现在还在“大泉乡第一中学”教数学。

  随着刻苦学习,教学水平的慢慢提高,早就获得了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们的认可。

  算是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不过她对参加“成人高考”的事情非常上心,内心里还是非常渴望能考上的。

  而乡里中学和家里的距离相当远。

  每天早上去,晚上回来,不仅非常累,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导致她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很少了。

  “这个……也可以啊。你和咱爸妈说这事儿了没?”

  “没呢,我怕咱妈不同意,再说我要是在乡里住,就没办法照顾到小香了,她要在村里念书,我也没办法把她带到乡里去。”

  二姐许梅满脸纠结,一边是工作和学习,另一边是亲情和女儿。

  似乎必须要做出取舍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