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快穿:变美后,我赢麻了

第647章 男主要吃软饭(八)

  绿皮火车晃荡了一天一夜,才终于抵达了京城。

  顾倾城必须庆幸,现在是不冷不热的四月份。

  如果是夏天,啧啧,就这又闷又挤的环境,脚臭味儿汗味儿屁味儿等混在一起,人再待个一天一夜,不被熏死热死,也得腌入味儿了。

  刚刚结束的世界是那么的尊贵舒适,眼下的生活就是多么的艰难贫困。

  也就是天后陛下心理强大,适应性极好,这才没有

  呃,依然很不舒服。

  顾家人也被折腾得够呛,但,当火车驶入京城的站点后,顾父顾母顾二弟顾三妹和顾小弟都瞬间兴奋起来。

  “到了!到了!”

  “哎呀,这里就是京城啊!”

  虽然疲累,但顾家上下都十分欢喜。

  他们背着大包小裹,拉着弟妹跟着大哥(儿子),艰难的挤出了车厢。

  “对!这里就是京城!”

  顾倾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自是要承担起所有的责任。

  她扶着爹娘,吆喝着弟妹,领着一家人上了公交车。

  “娘!娘!这马路好宽啊!”

  “爹!自行车!好多自行车啊!”

  “爹!娘!那就是天门吧,哎呀,好壮观!”

  顾家的三个小的,兴奋得大呼小叫,在公交车上也是相当炸裂的。

  顾父顾母也是兴奋的。

  但,作为刚刚来到京城的乡下人,他们本能的自卑。

  他们十分惧怕看到周围人嫌弃嘲笑的目光。

  也怕自己的言行给儿子丢人。

  “别吵吵!这是京城!”

  “你们以为在村子里呢,扯着嗓子就瞎喊!”

  顾母的本意是想让儿女们不要乱叫,省得让人笑话。

  结果呢,习惯了大嗓门的顾母,一开口就是狮子吼。

  公交车的乘客们纷纷头来异样的目光。

  当然,这年头人们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

  不会动不动就往素质上去扯,大家都有一定的同理心。

  毕竟建国没有几年,都不用往上数三代,很多人自己就是刚从农村来到城市。

  而在农村,山间地头的,可不就是靠“喊”嘛。

  大嗓门真的不是故意,是习惯使然。

  当然,在公共场合如此大呼小叫,还对别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终究是不对的。

  顾倾城便笑着跟顾父顾母和弟弟妹妹说,“嘘!说话的时候,不要太大声。”

  “不过,大家第一次来到京城的时候,都是高兴的。”

  “就像我当初来京城读大学,看到广场,看到皇宫,也都格外新奇。”

  “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咱们自己怎么高兴都好!”

  顾倾城没有嫌弃,只有耐心的解释。

  顾父顾母看到儿子这般态度,紧张的情绪得到了舒缓。

  顾家的三个小的,却关注到了不同的点

  顾二弟:“哥,我们会小声的。”

  顾三妹:“哥,你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也喊啦?”

  顾小弟:“哥,皇宫在哪儿?”

  三小只虽然关注点不同,但他们却把顾倾城的话听了进去,问问题的时候,没有再扯着嗓子。

  顾倾城继续耐心的一一回答。

  公交车上的乘客,原本还觉得这是一群进城打秋风的土老帽儿。

  但,大高个英俊正气的顾倾城,仿佛鹤立鸡群一般,瞬间就吸引去了所有人的目光。

  二十二三岁的大小伙子,穿着深青色的中山装,上衣口袋插着一支钢笔。

  一看就是文化人啊。

  关键是,人家胸口还佩戴着水木的校徽!

  哟呵,这还是个高材生啊。

  再看看他身边那一群明显从乡下出来的家人,不难想象,这个小伙子是从山窝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这,就相当不容易了。

  小伙子本人一定非常优秀。

  自古以来,国人对于读书人,尤其是寒门贵子,都下意识的高看一眼。

  公交车上坐着的大多数都是普通职工,小老百姓。

  他们对于这种从底层奋斗出来的有为青年,更是本能的羡慕推崇。

  尤其是,顾倾城对于家人的态度,更让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喜欢

  这孩子好!

  没有因为自己跳出了农门,就嫌弃父母弟妹。

  作为京城人,哪怕是个小老百姓,那见识也是相当多的。

  这几年,随着国家的建立,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都聚集京城。

  于是,京城的百姓们,就见多了“人间百态”。

  狗,确实不会嫌弃家贫;

  但,儿未必就不会嫌弃母丑。

  尤其是像顾倾城这样从农村考到京城的大学生,哪怕不是白眼狼,在有些时候,也会嫌弃父母给自己丢了人。

  羞耻心虚荣心等,本身就是人之本能。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有人能够克服,而有人被本能所裹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做到这一点,要么是真的看破一切,要么就是内心足够强大。

  看顾倾城的年纪,也就二十来岁,还没有达到看破一切的岁数,那么他就是后者。

  “这小伙子不错!”

  “是啊,长得好,心性更好!”

  “一脸正气,对待父母亲人,也是耐心周到!”

  坐在后排的几个乘客,颇有些兴味的看着。

  顾倾城不知道自己一家已经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

  不怕被人嘲笑自恋,长成这副模样,注定会成为周围人关注的焦点。

  这个年代或许还没有颜狗的说法,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一直都有。

  顶多这个时代的人更加含蓄,更加内敛罢了。

  但,看到比电影明星还要帅气的小伙子,偷偷的多看几眼,还是没有问题哒。

  顾家人在顾倾城的安抚下,不再大呼小叫,也没有那种来自于身份的自卑与怯懦。

  他们开始学着顾倾城的模样,尽量让自己看着“落落大方”!

  “儿啊,咱们去哪儿住?还是住招待所吗?”

  顾母到底是顾家的一家之主,经过最初的兴奋,她开始操心一家人的住宿问题。

  作为曾经的“专家家属”,顾母可是享受过住招待所的待遇。

  不过,顾母也知道,之前是在县城,且自家儿子给柴油机厂做了贡献。

  这回可就不一样了。

  他们来到了京城。

  在京城,自家儿子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应该不会再有那些待遇。

  “咱们去第一宾馆!”

  顾倾城早就计划好了,来京城之前,她给舍友打了个电话,拜托他帮忙订了房间。

  这时正是公私合营的黄金时期,除了绝对国营的饭店宾馆外,还有一些刚刚过度完的比较商业的机构。

  只要有介绍信,只要有钱,就能住店。

  相对而言,比随后的六十年代要宽松许多。

  顾倾城有村子里开的介绍信,能够证明顾家人不是盲流。

  她还有一沓的钱,足够让顾父顾母他们舒舒服服的住旅馆,畅畅快快的在京城游玩好些日子呢。

  “第一宾馆?”

  顾母听着就觉得很高大上,于是,她下意识的问了句,“很贵吧?”

  “要不,我们去你的宿舍挤一挤?”

  不说这个时代了,就是搁在后世,为了省个住宿费,家长们也会在孩子的宿舍里凑合凑合。

  而舍友们,基本上也都能理解,并默许。

  顾母跟儿子闲聊的时候,就曾经听他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顾倾城:……

  人家家长能在宿舍里挤一挤,是因为人数就一两个。

  而他们家的,可是来了一大家子呢。

  一家五口,有男有女的,怎么挤?

  当然,想想办法的话,也是可以做到。

  找个女生宿舍的同学(或是老乡),把顾母顾三妹塞进去。

  再找自己宿舍隔壁的同学商量商量,把顾父顾二弟顾小弟等分别塞到两个宿舍里。

  但,顾倾城把家人接来,是让他们游玩,是让他们树立信心的。

  而“穷游”什么的,永远不会舒服。

  对于本就自卑的人来说,太过将就,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卑。

  “娘!咱有钱!”

  “再说了,儿子把你们接来,就是想让你们好好玩一玩!”

  “等回了老家,您就能大大方方的告诉乡亲们,京城的宾馆是个啥样子。”

  而不是告诉人家,跟着学生挤宿舍,是怎样的小心翼翼缩手缩脚。

  “……好!娘听你的!”

  不得不说,顾倾城给顾母描绘的那个画面太美好了。

  顾母已经可以想象,等自己回了老家,可以对着所有人吹嘘

  京城的马路可宽了,京城的自行车可多了。

  京城的宾馆,更是一等一的好!

  最泼辣最不好说话的顾母都被说服了,本就是个老实头的顾父,以及三小只,更没有意见。

  一家人甚至开始憧憬:宾馆到底是个啥样啊!

  ……

  “红梅,你还不知道吧,顾青城把他家里人都接来了。”

  “哎呀,最讨厌这些乡下人了。没事儿跑京城来干什么?”

  “对啊!我爸老家的亲戚总是来,不是说要看看广场,就是来看病,每次来,都住我家。”

  “家里本来就住不开,再来这么多人,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可不是!关键是那些乡下人什么都不懂,还不爱干净。”

  “……红梅,顾青城也太过分了,这还没和你订婚呢,就把一家老小都带了来!”

  “是啊!他们这是要干什么?是不是觉得攀了个好亲家,一家人都跑来打秋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