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大明皇长孙,开局差点被活埋

  “往后发展的中心,可能就是在南洋。”

  “这段日子,一定要把南洋给研究清楚,以免机会来了把握不住。”

  蓝玉分析道。

  像他这样的开国将领,自然是想再多拿点功勋。

  去草原时,太孙殿下暗示过蓝玉,可以将他任命为草原的王。

  但当前的局势急转直下,蓝玉自然是不敢再去提及这个话题。

  燕王朱棣被俘,草原大明交好,事态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蓝玉的预料。

  满怀期待的蓝玉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于是便把目光放到了南洋。

  南洋的国家可不少,自己完全有可能领到封地。

  既然太孙殿下先前已经开了口,那就说明此事并不是完全不行。

  “咱都从草原回来多少天了,也不见得皇上和太孙殿下召见,依我看,咱们下半辈子是受不到重用了。”

  “前几天几个老兄弟也过来找过我,说的也是这不受重用之事。”

  “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太孙殿下不用咱们,我总不能上奏求着太孙殿下用吧。”

  曹震叹气道。

  按照先前的惯例,外来将军回到大明都是要向皇上述职的。

  他们二人回到大明已有三天的时间,却迟迟等不到皇上的口谕。

  二人阔别朝堂已久,并不清楚现在的局势,尤其是太孙殿下的心思,更是捉摸不透。

  这个时候轻举妄动,只怕会引起太孙殿下的不满。

  正因如此,蓝玉此番回到应天府没有叫上老友一起喝酒,而是老老实实的来到五军都督府上班。

  蓝玉都这样低调,其他将领自然不敢放肆,平日里也是按部就班的上下班。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急,如果谁轻举妄动惹恼了太孙殿下,咱们几个可没好日子过了。”

  “这御状台很能说明问题,说不定太孙殿下就要拿咱们几个开刀了。”

  “兼并土地和囤积粮食,和咱们倒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这御状台。”

  蓝玉嘱咐道。

  “唉,早知道不回来了,真他吗烦。”

  曹震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时,外院突然响起一阵聒噪声。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数名宦官踉踉跄跄的跑了进来。

  “梁国公!梁国公!”

  带头宦官正是朱雄英的贴身太监郭忠。

  “郭公公。”

  蓝玉急忙起身迎道。

  郭忠是太孙殿下的贴身太监,在这宫中的地位也不算低,即便是蓝玉见了,也得客客气气。

  “梁国公,终于是找见你了。”

  “太孙殿下有旨,叫梁国公进宫觐见!”

  郭忠为了找蓝玉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生怕到了五军都督府也找不到蓝玉。

  蓝玉同曹震对视一眼,随后说道:

  “不必着急,等我回来。”

  此时,二人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只要太孙眼里还有蓝玉,那他们几人便也有事可做,至少不会被当成弃子。

  华盖殿。

  “真是辛苦梁国公了,在草原辛苦了这么久。”

  “本宫本来打算过几天再召见你的,想让你在大明都歇息一番,但有些事必须要早早确定。”

  朱雄英这番话,彻底打消了蓝玉心中的顾虑,原来太孙殿下不召见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好生休息。

  “这都是臣分内的事。”

  蓝玉回道。

  朱雄英微微点头,随后开口说道:

  “大明下西洋的事,你可知晓?”

  蓝玉不敢含糊,急忙道:

  “回禀殿下,臣对此有所耳闻。”

  朱雄英起身道:

  “本宫有个妃子,是吴哥王朝的。”

  “这件事,高棉和大明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

  “本宫打算派遣一支队伍前往高棉,也算是代表大明表达迎娶妃子的诚意。”

  “本宫以为,梁国公十分合适。”

  “不知梁国公意下如何?”

  蓝玉自然是求之不得,方才心里还想着南洋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去了。

  “臣定能胜任!”

  蓝玉当即回道。

  “那就辛苦梁国公了!”

  “南洋情况复杂,不像大明这般稳定,此次出行也不需准备太多,三万兵足以。”

  朱雄英话里话外的意思,蓝玉怎可能不明白?

  要真是只是为了表达诚意,哪用得着三万兵马,太孙殿下明显是要对南洋地区进行干涉了。

  “臣遵旨!”

  大明要想向外发展,南洋定是现在的第一选择。

  朱雄英计划把整个南洋都纳入大明的统治当中。

  有了南洋,大明王朝至少能多存活个几百年。

  现在的天气十分古怪,一年比一年冷。

  虽说对大明的影响不大,但朱雄英清楚小冰河时代已经开始。

  历史上总共有四次小冰河时期,四次所在的中原王朝全部覆灭。

  第一次是商,第二次是东汉,第三次是唐,第四次便在明。

  朱雄英即便再神通广大,也改变不了天灾。

  极端的寒冷一旦到来,人类将会面临极大的考验。

  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常人很难生存,物资也很难健全。

  即便是高产作物,在这样的天气下也难以幸存。

  万里冰封,千里雪飘。

  王朝不可能不受此种极端天气的冲击,对落后的封建王朝来说,想要幸存非常不容易。

  至少,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能在小冰河时期得以幸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